春节
我国一年一度的春节是在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又叫农历 年,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 统节日。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1 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 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礼;节 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 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 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据史书记载,一年一度庆祝丰收的仪式起源于周王朝(公 元前1121-前771 年),这个仪式虽然是在农历十一月间, 但历来人们都认为它是新年习俗的起源。古代帝王继位,为 了显示“天子”的权威,往往自立历法,因此历代元旦月日 都不一致。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7 年)继位,决定重修 历法,使之统一。
今日我们所采用的历法是汉武帝以后,经 过多个朝代修订的,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乃源自汉 武帝定下的历法。 《尔雅》对“年”的注解是:“夏曰岁,商曰年”。自 殷商起,把月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每年 的开始从正月朔日子夜算起,叫“元旦”或“元日”。传说 夏朝的春节,是在相当于现在的二月。西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建议创立了太初历,把春节定在孟春正月。 春节的确定及变迁,也反映了我国天文、历法的发展和 成熟。农历元旦,还有许多別的名称,如:元日、元朔、元 正、元辰、正旦、新正、新春、新年等等,都是指一年的第 一天。
有关春节的各种传说也很多。
①传说一 相传,很久以前在定阳山下,住着一个叫万年的小伙子。 他家境贫寒,终日以打柴挖药为生。那时候节令很乱,弄得 庄稼人拿不准种田的节气,常误了时令。万年是个有心计的 青年,他决心把节令定准。 一天,万年上山打柴,坐在树下歇息时,看到树影的移 动,受到了启发。他就制了一个日晷,测日影来计算一天的 长短。可是,遇上雨、雪、阴天,就无法计算了。他又琢磨 做一个记时器具,以弥补日晷的不足。一天,他进深山挖药, 看到山上泉水有节奏的“滴哒、滴哒”地响着,他开了窍。 回家后,反复试验,最后做成了五层漏壶。 从此,他测日影,观漏水,天天如此,从不间断。终于 发现每隔360 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次,最长的一天 在夏至,最短的一天在冬至。 当时的天子“祖乙”也为节令失常之事着急,就召集百 官议论此事。朝廷节令官阿衡既不懂日月运行规律,又不潜 心钻研,见天子问起事故,就说是因为百姓做事不慎,得罪 了上天,只有祈祷上天宽恕才行。祖乙听信了,斋素沐浴, 率领百官去祭天,并传谕全国各地设台祭天。 这下可苦了各地百姓。为修祭台,又得服役,又得出捐,劳民伤财,怨声载道。祭来祭去,毫无成效,时令照乱。万 年实在忍不住了,就带上他的日晷和漏壶去拜见天子。 天子传见万年,听万年讲述了日月运行周期,心中大喜。 即令大兴土木,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日晷台,造漏壶亭。 又派12 个童子服侍万年。万年让6 个童子守日晷,6 个童子 守漏壶,准确记录,按时禀报。 万年登日月阁后,日夜操劳,一晃三载。一天,天子派 阿衡去日月阁询问制历情况,万年禀报:“日出日落三百六, 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阿 衡听罢,深感有理。但他是个腹内空空又心胸狭窄之人。他 想:如果万年把历制定准,天子必然会重用万年,到那时就 不会重用我了。于是决定,除掉万年。 阿衡找了一名刺客,让他行刺万年。刺客在一个夜深人 静时候去行刺。但见阁楼周围有卫士严加把守,不能靠近。 于是他躲在远处的树影下,拉弓搭箭,向正在阁楼上观星象 的万年射去。一箭射在万年的胳膊上,万年“哎呀”一声倒 在地上,众童子急呼捉贼,卫士们立即出动,当场将刺客捉 获,送交天子。天子问明实情,立即传令将阿衡捉拿收监, 接着登日阁看望万年。 万年见天子亲自来看望自己,非常感动,指着申星说: “申星追上了蚕百星,星象复原,夜交子时,旧岁已尽,时 又始春,望天子定个节吧”。天子略加思忖,说道:“春为 岁首,就叫春节吧”。 从此,万年在日月阁中更加细心观察草木荣枯,精心推 算时辰,把岁末尾时积日成月闰了进去,并制定出历法——太阳历。那年五月,天子到天坛祭天,又登上日月阁,把祭 神的鲜桃赐予万年。万年献上太阳历。 天子望着终年操劳的万年,眉发胡须一片雪白,深为感 动。下旨将太阳历定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从此, 人们也把春节称作“年”。逢过年之时,家家挂寿星图,象 征着新岁添寿。同时也表达了对万年的敬仰之情。
②传说二 关于年的传说还有另一种说法。相传,古时候,有一种 叫“年”的野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 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 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 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 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 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 慌景象。 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 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 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 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 不凡。可她仍然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 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 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 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 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 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 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 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 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 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 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 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 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 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 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人日
人日是在农历正月初七。人日的来历与传说中女娲在七 日中每日造一生物的故事有关。正月初一是鸡日,初二是狗 日,初三是羊日,初四是猪日,初五是牛日,初六是马日, 初七是人日,初八是谷日,初九是天日,初十是地日。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人人过 生日,要以七种蔬菜(芹菜、芥菜、菠菜、青葱、大蒜等), 煮成七菜羹,也就是将七种蔬菜,煮成杂菜汤,在农业社会, 大家都祈望吃了七菜羹,来年大丰收。 人日吃了“七菜羹”,也代表新年已告一段落,明天初八应该重新打起精神,开始努力工作了。
古时逢人日,除了 吃“七菜羹”,还有吃“及第粥”与“吃面线”等象征吉祥 如意,步步高升的食物。“及第粥”的主要材料是猪润(猪 肝)和猪肠,润者富润之意,而“肠”音与“长”同,也就 是长生富贵之意。大家都希望人日,富润长寿。 中国人庆祝生日,多有吃面线的习惯,长长的面线就是 代表富贵长寿,所以,初七吃面线,也含自己庆祝生日的意 义。早期人日还有吞红豆的习俗,流传人日吞红豆,长年不 生病。时至今日,吞红豆的风气已经消失。在中国有些地区 还有人日“补天穿”的习俗,说是人日多阴,好像天破了洞, 要帮它补一补,以免大雨成灾。于是以年糕祭神,叫做补天。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一年一度的无宵节。正月为元月, 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 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 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 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 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 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 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 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 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 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
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 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 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 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 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 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 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 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 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 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 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烟火,自汉朝时已有 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 种习俗。
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 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 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 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猜灯谜”又叫 “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 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 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 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 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 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 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 平鼓等活动。
填仓节
填仓节是在农历正月二十五。填仓节是汉族民间一个象 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在古代,填仓节是一个隆重的节日。 每当节日到来,民间亲朋往来,佳肴盛餐,醉饱方归。 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这样记载:“正月二十五 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飨竟日。客至苦留,必尽而去,名 曰填仓”。
每年正月二十五日,我国北方民间都要过填仓节。 在华北农村,还流传这样一句谚语:“填仓填仓,小米干 饭杂面汤”。这一天要吃香喷喷的小米饭,细丝滑韧的杂面汤, 庆贺节日。可见北方人民生活的俭朴了。 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这一天黎明,家家户户都 在自己的院子里或打谷场上,用筛过的炊灰,撒出一个个大 小不等的粮囤形状,并在里面放一些五谷杂粮,象征五谷丰 登。按照民间传说,正月二十五填仓,是为了纪念一位好心 的无名氏仓官。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国北方遇到连年旱灾,赤地千 里,颗粒无收。可是,皇家不管黎民百姓的死活,照样征收 皇粮,弄得民间怨声载道。看守李家粮仓的仓官,目睹这一 惨景;于心不忍,便毅然打开皇仓,救济灾民。他知道,这 样做是触犯了王法,皇帝绝不会饶恕他。于是,他让百姓把 粮食运走了以后,就一把火把皇仓烧了,连同自己也活活烧死。 这一天正好是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放 粮救灾民的无名氏仓官,每到这一天,就用细炊灰在院内外 打囤填仓,以示对仓官的怀念,也祈盼新年有好收成。这样, 填仓节的习俗就世代流传下来。
春龙节
农历二月初二是春龙节。“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 仓流”。这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农谚,意指每年农历二 月初二,是龙王露头的日子,这一天要下雨,而且从此以后, 雨水会逐渐增多。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
在汉族人民的心目中,龙王是天上管下雨的神。明人吴 承恩在《西游记》第十回里,就有一则漳河龙王因不按规定 降雨而被天帝所斩的故事。 唐太宗时,神算先生袁守诚在长安城里西门街上卖卦, 有渔夫张稍每日去袁守诚处买卦,算算当日应该在泾河湾何 处撒网抛钩,才会丰收。袁守诚是神算手,因此张稍每天皆 满载而归。 泾河中的水族大感恐慌,便上告泾河龙王,设法除掉算 命先生袁守诚。龙王便摇身一变,变作一个白衣秀士去袁某 处算卦,问明天的天气如何。袁守诚卜卦之后说:“明日辰时 布云,巳时打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 四十八点”。龙王笑道:“准的话,我明天送来课金五十两, 不准的话我明天来砸你的招牌,不准你再留在长安城中妖言 惑众”。说罢,扬长而去。龙王心想,长安城有雨无雨,该下 多少,是他在管;只他知道;算卦的一定是胡说八道,这个赌他是赢定的了。 岂料回去后却接到玉皇大帝派金衣力士送来圣旨,要他 在明天施雨普济长安城,并且下雨的时辰、数目与算卦者所 说的丝毫无差,龙王吓得目瞪口呆,手下建议他把下雨的时 辰改动一下,雨量也比规定的少些,不就赢了那算卦的吗? 龙王便晚了一个时辰落雨,并减了三寸八点雨,然后又 化成白衣秀士,来势汹汹地来到袁守诚处,要砸他的摊子赶 他出长安。袁守诚笑曰“我不怕,我不怕,倒是你这条泾河 龙王触犯天条,难逃‘剐龙台’上的一刀了”。龙王大惊失色, 慌忙跪下向袁守诚求教逃生之法,袁守诚告诉他,斩百官是 朝廷中的魏征大臣,要他去求告当今皇帝唐太宗,请唐太宗 在明日午时三刻缠住魏征,龙王便可逃过一死。
泾河龙王向唐太子求救,唐太宗第二天中午便留住魏征, 要他陪下棋,不料下到午时三刻,魏征在棋案旁打瞌睡,梦 中元神出窍仍旧赴天庭斩下了不按规矩下雨的泾河龙王。 这个故事说明了人间的雨,传说是各地龙王所施降的, 而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惊蛰。据说,冬至以后,龙进入了冬 眠状态,睡了好几个月,到了惊蛰这一天,春雷一声,经过 冬眠的龙王惊醒了。所以每到“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 汉族民间各地就到江河水畔祭龙神,盼望龙王兴云布雨,以 求五谷丰登。
寒食节
寒食节在每年 4 月4 日或5 日,清明节的前一天。
传说, 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春秋的介之推而设的。 介之推是当年晋国的贤臣,侍奉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不畏艰难困 苦跟随重耳流亡;曾经割自己腿肉熬汤,献给重耳。重耳做 了国君后,开始时还铭记介之推,但是时间久了,也把他淡 忘了。介之推心中十分难受,和其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隐 居在山中。 有一天,晋文公发现自己左右少了介之推,想起自己忘 了奖赏这个“割股奉君”的贤臣,非常内疚,亲自跑到他隐 居的山中寻找。但是只见山峦重叠,葱苍树木,就是不见介 之推的影子。他想,介之推是个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一 定会背着母亲出来。 于是,命令放火烧山,结果火一下蔓延数十里,连烧三 日不熄,但介之推没有出来。火熄之后,大家进山察看,才 发现介之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山之中。 这事传出来,人人尊敬和怀念介之推。以后便在他被烧 死的这天纪念他,这天就在每年四月清明节的前一天。因为 介之推是被火烧死的,大家在这天都不忍心举火,宁愿吞吃 冷食,所以,这天叫“寒食节”。
牛王节
农历四月初八是牛王节。 说到这牛王节还有一个传说:从前,一个村的村民穷得 买不起耕牛,用人拉犁拉耙,又累又慢。一天,一位老者叹 息道:“听祖辈说,天庭有神牛,力大无比,唉,要是真有一 头神牛来耕田,可就好了”。小伙子阿牛一听当了真,他对老 人说:“我一定要把神牛找来!”于是,他带上干粮,背上弓 箭出发了。阿牛走呀走呀,一天来到一个寨子,他又累又渴,见寨 边有一眼水井,便跪在井边捧水喝。他喝着喝着,忽然听到 井里有说话声,好生奇怪。他仔细一瞧,井壁还挂了一面铜 鼓,便好奇地敲响铜鼓。 谁知他敲到第九下时,天王听到铜鼓声,驾云下凡,循 声来到阿牛面前,问道:“阿牛,你敲铜鼓,想干什么?”阿 牛便说起村里没牛耕田,辛苦难当,他立志要寻找神牛回村。 “好吧,今晚我就送你一头神牛”。天王说罢便不见踪影。 晚上,随着寨后山顶一声雷霆响过之后,一头神牛果然 温顺地来到阿牛身边。 当地头人听说阿牛用神牛犁田拉耙,又快又省劲,便想 试试神牛的真假。他发话道:“谁人能在四月八日之前的10 天内,把我的一千亩田打完后插上秧,我就把女儿许配给他”。 阿牛听说后,立即前来应试。在神牛的帮助下,阿牛果然在 初七那天就把一千亩田犁好耙平,插上稻秧。 头人又惊又喜,可他还想再试试神牛的力量和勇气,便 宣布第二天进行斗牛:“神牛若斗赢了一百头大水牛,我便把 五个女儿中的一个嫁给阿牛”。面对一头头膘肥体壮、犄角又 宽又尖的大水牛,神牛越斗越勇,把它们一头一头全给斗败 了。 头人允诺把女儿嫁给阿牛了。可是,5 个女儿都喜欢阿 牛,究竟把哪个女儿嫁过去呢?头人只好让阿牛自己物色了。 五姐妹都想在阿牛面前显示自己的才智和手艺。于是,头人 让5 个女儿分别给神牛献茶、敬酒、送饭,以神牛吃谁的茶、 酒、饭,谁就与阿牛成亲。比赛开始了,第一轮比试给神牛献茶。5 姐妹分别端上 了各自沏出来的红茶、绿茶、高树茶、矮树茶、苦丁茶。神 牛用鼻子闻了闻,便把苦丁茶喝了。第二轮是给神牛敬酒。 五姐妹分别端来各自酿造的糯米酒、高梁酒、包谷酒、麦风 子酒、紫泉酒。神牛嗅了嗅,最后只喝了紫泉酒。第三轮是 向神牛送饭。五姐妹分别端来各自蒸煮的红、黄、白、绿、 黑五种不同颜色的糯米饭。神牛看了看,最后只吃了用枫香 树叶染出的黑糯米饭。 头人一一问讯,而这苦丁茶、紫泉酒、黑糯米饭,恰恰 都是五妹做的。4 位姐姐一看,这是神牛作的大媒,姻缘如 此,她们也都默许了阿牛与五妹的婚配。于是,阿牛和五妹 成了亲。 后人为纪念神牛、阿牛和五妹,每到四月初八这天,家 家都要熬苦丁茶,酿紫泉酒,蒸黑糯米饭,以祭祀牛王和喂 养自己的耕牛,并在村中举行斗牛比赛。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又称 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 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 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备牲醴。 端午节含义的第一种说法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 屈原。 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节含义的第二种说法是伍子胥的忌辰。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 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 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 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 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 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 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 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 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 日。
端午节含义的第三说法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而死。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 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 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 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 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 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 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 原而定为端午节。 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 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 玉在世之称。28 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起义,开会 时为清兵所捕,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亭 口英勇就义。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 像,用以镇宅驱邪。 唐明皇开元年间,自骊山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 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 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 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 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 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 张贴,以驱邪魔。 在端午节,还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 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 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借划龙舟驱散 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同时荆楚之人,还要在 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 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 筒。
七夕节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七夕节。七夕节是中国人 的情人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七巧节或女儿节,这一天 是女儿家们最为重视的日子。七月初七之所以称为乞巧,是 因为民间俗信这天牛郎织女会天河,女儿家们就在晚上以瓜 果朝天拜,向女神乞巧,希望能求得。 乞巧,她们除了乞求针织女工的技巧,同时也乞求婚姻 上的巧配。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 深人静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谈到七夕节,不得不提民间流传的爱情故事——牛郎织 女。他们一年一度相会的七夕,被多情儿女视为爱情的象征。 他们的爱情悲剧,在每个中国人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因此,每到七夕的夜晚,多情人都会对着暗夜的星空祈 祷爱情永恒不渝。 牛郎织女有许多的故事版本,最为人知的是:牛郎本来 是民间的一名孤儿。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位仙女下凡游戏, 在银河洗澡。为牛郎耕田的老牛劝牛郎夺取织女的衣裳,织 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结婚后男耕女织,他们生了一男一女, 生活幸福美满。
可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的便让天帝给知道,使了王母 娘娘下凡来,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就此拆散。牛郎上 天无路,后来还是老牛献出它的皮让牛郎上天去。牛郎上了 天,眼见就要追到织女,岂知王母娘娘金簪一挥,天空出现 一道天河,他们俩隔两岸,只能哭泣。后来,他们的爱情让 天帝感动,答应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由喜鹊架桥在天河相会。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乞巧的仪式源自古代织女桑神的 原始信仰,这种信仰结合了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相会的说 法,成为了我们今时今日的七夕的民间信仰。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一年一度象征团圆的中秋佳节。中 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 玩月节、拜月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 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 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 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 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 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的传说古已有之。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 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 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 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解救 百姓于水火之中。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的妻子,叫嫦娥。一天,后羿到 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 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 后羿舍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将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门客蓬蒙看见,蓬蒙等后羿外出后 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 时当机立断,取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后,身 体立刻飞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 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来后,侍女们哭诉了一切。悲痛欲绝的后羿,仰 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她惊奇地发现,今天晚上的 月亮特别圆,特别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忙命人摆上香案,放上嫦娥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 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 纷在月下摆上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 秋节的习俗便开始在民间流传。
但是史书记载与神话传说不同,史书上把中秋节看作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据《周礼· 春官》记载, 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 的活动。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 饼。晋时亦有中秋赏月之举,不过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将中 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 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使之充满浪漫色彩,赏月之 风才大行其道。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 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 “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 月供而拜”,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 到今天。 中秋吃月饼。最先见于苏东坡的“小饼如嚼月,中有酥 与饴”之句。唐和五代时赏月的食品只见有“玩月羹”等, 未见有月饼。 月饼作为一种食品的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始 见于南宋的《武林旧事》。明代以来,有关中秋赏月吃月饼的 记述就更多了。《宛署杂记》说,每到中秋,百姓们都制作面 饼互相赠送,大小不等,称为“月饼”。市场店铺里卖的月饼, 多用果类作馅子,巧名异状,有的月饼一个要值数百钱。 《熙朝乐事》里也说,八月十五日称为中秋,民间以月 饼作为礼品互相赠送,取团圆之义。这一天晚上,家家举行 赏月助家宴,或者带上装月饼的食盒和酒壶到湖边去通宵游 赏。在西湖苏堤上,人们成群结队,载歌载舞。同白天没有 两样。
重阳节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在这一天,两阳相重,故名“重 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 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 游欢饮。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 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放置 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 (糕)避灾之意。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 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 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重阳节 秋高气爽,登高一望,草木山川,尽收眼底。这实际上是一 种野游,为我国人民传统的体育活动。 重阳节还有赏菊的民间习俗。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 品种繁多。重阳时节,正值菊花怒放,饮菊花酒。《艺文类聚》 引《续晋阳秋》说:“世人每至(九月)九日,登山饮菊花酒”。
据说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 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 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 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
腊八节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 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就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 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 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 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 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 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 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 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 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 北方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 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 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
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 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 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更为讲究的人家, 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 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 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 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做狮子尾巴。 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像头小狮子。 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 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 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 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 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 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 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 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还有悼念亡国、寄托哀思的 意义。
小年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称为小年。小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 日,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举行。中国古代传说每年的腊 月二十三这天,各家各户都要送灶王爷上天。灶王爷升天后 向人间降吉祥。 民间有这样一首俗曲;“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 王。当中摆上一桌供,两边配上两碟糖。黑豆干草一碗水, 炉内焚上一股香。当家的过来忙祝赞,祝贺那灶王爷降吉祥”。 它反映了过去民间祭灶的情景。这天由于特别的热闹,有人 甚至认为这是农历新年的“彩排”,所以又称过小年。
现在尽管没有再祭灶的了,但每年腊月二十三前后卖的 关东糖,至今仍是人们喜爱的传统食品。人们仍在这一天高 高兴兴地进行大扫除,迎接春节的到来。
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除夕,农历 年腊月的最末一日,是春节的前夜。旧时,又称“除日”、“除 夜”、“岁除”、“岁暮”、“岁尽”、“暮岁”,民间多俗称“年三 十”或“大年三十”。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有旧岁至此而 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
故 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 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 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最为热闹, 天一黑,孩子们或者半大小伙子,早已拿着香火,东一声、 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了,胆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捂 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点,其他小孩两手捂着耳朵,紧张 而又焦急地等待着⋯⋯ 此情此景,即使人到白头也都还能记得。
除夕的主要活 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
广州总部: 部客户服务中心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9:00-18:00 客服电话:020-8633 7330 客服传真:020-8633 7258 紧急联系电话:133 128 11669 客服邮箱:service@li350.com 24小时网上订购服务:www.giftbay.cn ; www.li350.com 公司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心谊路51号心谊商务中心405室 邮编:510403 |
厦门办事处: 联系电话:135 276 88089 联系人:Lina wu 地 址:厦门市火炬园新丰二路8号日华大厦7F-C |